中國寧波網訊 慈溪一名男子,偷偷拍下自己和女友的開房照片,謊稱兩人開房時被人偷拍,對方索要贖金,以此來詐騙女友的錢財。昨日,盧某因涉嫌詐騙罪被慈溪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ap06apwe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沙特阿拉伯警方10整合負債日說,首都利雅得外籍勞工居住區9日晚發生騷亂,造成2人死亡,包括一名埃塞俄比亞勞工和一名沙特公民,另有68人受傷。

ap06apwe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27 Mon 2014 22:36
夢 昨晚12點多才入睡臨睡前通常會跟老公聊幾句記得跟老公講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好睏~~要睡了~~大概講完就沒有聲音了不知為何做了個不好的夢買屋醒過來時大約清晨4點多半夢半醒間內心一直很難過卻不記得夢的任何片段只是那份難過的感覺一直盤踞心頭沉落至心海中久久不去很努力回想究婚禮顧問竟夢見什麼為何讓我夢醒就睡不著卻想不起任何內容想再睡也睡不著了只好起身下來電腦室把昨天一整天格友們的留言與回應一一做回覆並留下澎湖民宿這篇寫真

ap06apwe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寧瑪巴~大圓滿《自我教言》華智仁波切 造頌 1 1、切莫遺忘有三種:莫忘恩重善知識,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與正知。2、恆需憶念有三種:恆念傳戒之上師,恆念示道之佛法,恆念律儀與誓言。3、恆時應具有三種:身體恆時應有心,床第恆時應有身,心中恆時應放鬆。4、急須忘掉有三種:急須忘掉生貪友,急須忘掉生嗔敵,急須忘掉痴睡眠。5、恆需謹慎有三種:眾中出言應謹慎,獨處行為應謹慎,平常觀心應謹慎。6、恆需隱秘有三種:隱秘自己之功德,隱秘他人之過失,隱秘未來之計劃。7、不可宣說有三種:不宣偶爾出離心,不宣自己狡詐行,不宣自己之善行。8、不可去處有三種:怨仇爭處不可去,眾人聚處不可去,玩樂之處不可去。9、不宜宣說有三種:無信者前不說法,未問不說自經歷,不說不符實際語。10 不該之事有三種:友前不該有喜怒,承諾不該有變動,行事不該有表裡。如是略說之教言,無垢智慧瑜伽士,為調自心而宣說,此乃極深當修持。自我教言略解 索達吉堪布 講解一、釋題:這篇《自我教言》是華智仁波切寫給自己的教誡。世人尚有自我批評、自我監督等來觀察自己的過失以完美自己,出世間的修行人更應如此。但佛法好像在有些人手裡卻變成了單純調伏他人的工具,這是不應理的。己尚未調伏,何以化他。所以我們應像華智仁波切一樣時時處處向內觀察自己的身語意三門。二、造頌者:華智仁波切是《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的作者,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也是寂天菩薩的化身,他的傳記很豐富。這裡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有一次他以乞丐的形象去爐霍的多芒寺,看到了很多的苦行者,他讚嘆說:「真正的教法和證法在這個寺院裡還存在!太讓人高興了。 」晚上,他到一個叫赤誠達吉的喇嘛屋裡說:「 我能不能在您這裡過夜? 」赤誠達吉看他很寒苦,就收留了他,赤誠達吉問他:「 你知不知道華智仁波切? 」只是聽說過。 」「 我很想拜見華智仁波切,特別敬佩他,一看他的書就很生信心,已經去石渠他的寺院裡兩次了,但都沒見到。 」「 你看過《大圓滿前行》嗎? 」「 只是聽說過,但沒看過。 」「 那你就看看這個法本,確實太好了,你以後最好能好好照此修持。 」我不太懂,您能不能給我講一遍? 」「 可以,大概的意思我講得來。 」於是,赤誠達吉就講了前面的一部分。第二天早上,華智仁波切起床較晚,赤誠達吉說:「 作為一個出家人,你怎能睡懶覺呢?應該早一點起床才是。 」後來,赤誠達吉聽說華智仁波切去了道孚的玉科地區弘法,就特意趕去拜見。華智仁波切看見他時,說:「 我的上師來了,他是一個很好的喇嘛。 」邊說邊恭敬地下了法座,赤誠達吉這時才明白那天晚上的乞丐是誰,很難為情地哭了。華智仁波切在果羅、玉樹等很多地方都以乞丐的形像顯現,度化宏法。不管他的什麼教言,都有不可思議的吸引力。康區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講出好些關於他的故事。三、釋論:1、切莫遺忘有三種:莫忘恩重善知識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與正知。時時刻刻中無論如何不能忘記的有三種:一是 莫忘恩重善知識 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凡是對自己灌頂、傳講顯密教法乃至得一句佛語的上師,都是恩重如山,恩深似海。《大圓滿前行》中有說:「善知識的恩德比佛的恩德還大。」因若上師未開示,我們凡夫不會懂得教理。二是 莫忘大慈大悲佛 佛陀對每一個眾生都具有無比的慈悲心,《楞嚴經》云:「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如果佛陀沒有出世轉法輪,那不知我們還將輪迴到何時?大家最好能每天按《釋迦牟尼佛修法》儀軌修一遍,稱誦聖號及心咒。依憑這個殊勝儀軌可以極大地增上我們對佛陀的虔敬之心。外出時也不能離開自己常供的佛像,盡量地供養。供佛所感功德很大,像歷史上阿育王以因地捧沙供佛之小小因,報以來世帝王之果。所以,作為一個佛教徒切莫忘記慈悲的佛陀。三是 莫忘正念與正知 作一個佛弟子,必須有正知正念,所謂正念即經常憶念修持善法——我不同於世間人,我的身要行持佛法,我的口要宣講佛法,我的意要如理而作,我要把分別念轉為不念有漏之法而念三世諸佛所宣講的大小顯密各乘之法——每時每刻地憶念。所謂正知即每時每刻觀察自己,身之所作所為是否如法,語之言說是不是自利利他等等。如果沒有正知正念,就會如《入菩薩行》中所說的「法水不注於漏器」一樣,將功德全漏光了。2、恆需憶念有三種:恆念傳戒之上師,恆念示道之佛法,恆念律儀與誓言。恆念傳戒之上師 戒包括皈依戒、小乘別解脫戒、大乘菩薩戒及密乘三昧耶戒。凡對自己傳授過其中任何一戒的上師,我們都應恆時憶念。因為,般若是成佛的根本,然般若智由定生,定由戒生,所以,他們其實已傳給了我們佛陀慧命的命根。《遺教經》中世尊趨入涅盤時,阿難垂淚請問:「世尊涅盤後以誰為師?」世尊囑以「以戒為師」,可見我們佛門弟子當視戒如佛,因此自己的傳戒上師對自己恩德浩大,每日至少也要憶念三次。恆念示道之佛法 即時時憶念開顯解脫道之佛法。世尊為度化沉溺輪迴的有情,宣說了八萬四千法蘊,如果沒有這些甘露妙法,愚痴無明的眾生將一直沉溺在輪迴中,無有出期。經論是不會生氣的上師,它可以時時刻刻引導我們解脫迷惑之網。佛法的每個字都貴如珍寶,其意義之深妙難以言說,佛在經中也說過:將來末法時期,我將以文字形相來渡化眾生。佛法能斷除眾生的無明,斬斷煩惱、痛苦之根,是故當恆念示道之佛法,以佛的無窮力量來指導自己、鞭策自己,直至解脫。恆念律儀與誓言 律儀與誓言即戒律威儀及誓言,總攝了大小顯密乘的所有戒。龍樹菩薩說過,律儀是成佛的根本。戒律能規範馬爾地夫人的身心行為,使修行人時時與法相應,保證修道的順緣。再則,從他人角度講,身無威儀則不能令相應根基的人對三寶生起信心,語不如法如律則不能令人對法生起信心,意不如理則容易撓亂他人。故常憶念律儀誓言是自利利他之真實修行。3、恆時應具有三種:身體恆時應有心,床第恆時應有身,心中恆時應放鬆。這三個修行竅訣特別重要,心應在身裡,身應盡量在屋裡。身體恆時應有心 就是我們修行必須用心專一,不能身心不一,不要人在經堂心在外,浮想聯翩。床第恆時應有身 這就是教我們經常安住在家裡,不要東奔西跑互相串寮,我們學院裡有些喇嘛,除上課以外,平時都是在家裡學法、打坐,有的喇嘛十多年一直都安住在學院裡,從沒出過山門,這種人的修行肯定是不錯的。心中恆時應放鬆 平時修法做事,不要過緊或過松,平穩適中,放鬆是一種境界,有了放鬆的境界,修什麼法都能相應,否則,修行很難有成就。4、急須忘掉有三種:急須忘掉生貪友,急須忘掉生嗔敵,急須忘掉痴睡眠。這三個急須忘掉的是貪嗔痴在日常生活中最為特出的表現。急須忘掉生貪友 對一個欲界的凡夫來說,貪心特別重,往往因為貪愛一個友人而開始貪著名、食、財等諸多外境,所以,作為一個修行人急須在最短時間裡忘掉自己所貪戀的友人。若對世間有一分的貪執,說明出離心還不到位,《佛子行》也這麼說:「會遇悅意之境時,當視猶如夏時虹,雖現美妙然無實,斷除貪慾佛子行。」我們自身本無常,若因貪執一個無常的友人,遮障了真實性又毀滅了自己的厭離心,這樣,要想脫離輪迴有所成就,是不可能的。往昔的大德也有在修法中遭到這種障礙的,但都對治了。如果我們好好地觀一觀輪迴痛苦,就會生起一個無比猛烈的出離心,也會斷掉自己的貪執,若心安於法喜之上,也自然會忘掉自己有漏的貪執,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用適合自己的法要,從自心深處真實、極快地忘掉能引生諸貪之友人,以免在污染的妄念中虛度自己這難得的人身。急須忘掉生嗔敵 就是在最快的時間裡,忘掉自己原來心存嗔恨的怨敵,不要耿耿於懷。因為《華嚴經》有「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的教證,《入菩薩行》也說:「因何昔造業,於今受他害,一切既依業,憑何嗔於彼」,世間尚有「君子不遷怒」之說,這些說明一方面是因果業報不能嗔恨於別人,另一方面生嗔將斷除一切善法,所以,修行人要修忍辱度,把生嗔之怨敵速速忘掉。急須忘掉痴睡眠 無垢光尊者曾講過,過多的睡眠有增長愚痴,生各種疾病,智慧日減,虛度人生等等過失,俗語也有人越睡越懶之說。睡眠其實是可以人為控制的,有規律的起居使我們能很好地勞逸結合,我們學院每天有規律地上課,既促使大家不懶惰少睡眠又使大家增長聞思修的功德,這也是忘掉痴睡眠的方便。故寂天菩薩勸曰:「依此人身筏,能渡苦大海,此筏難復得,愚者勿貪眠。」總之,貪嗔痴是修行者的三大敵人,也是眾生輪迴的根本,是我們應當急須忘掉的,是否真忘掉是對我們修證好壞的一個切實的檢驗,若欲知自己修證如何,勿須問別人,用這三個忘掉來對照自己,結果自然會得出來。5、恆需謹慎有三種:眾中出言應謹慎,獨處行為應謹慎,平常觀心應謹慎。這三個謹慎是教誡我們,在平時的修行中身語意三業要如理作為,如果這樣做將給自己修行帶來眾多順緣。眾中出言應謹慎 在很多人面前說話一定要謹小慎微,不能信口開河,否則,將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麻煩。每當在眾人中說話時,首先要考慮對眾生是有利還是有害,是暫時有利還是究竟有利,如果無利或沒必要的最好不要說,否則,說出的話像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故《格言寶藏論》中也教我們「愚人眾中宜少語」。我們因為還不是聖者,不高興時,出口易傷人,高興時出口易失信,所以,日常中在很必要說話時,一定要謹慎。獨處行為應謹慎 獨處時,不能放任自己,經常要檢點自己的行為,因為,一個人獨處時很容易犯有些根本戒或支分戒。從前有一個喇嘛,他在四周無人時正準備偷施主家的大茶,當手伸進口袋時,他突然想起自己是出家人,如此做不應理,便大喊:「捉賊」,施主來時,他說:「你們看我的手不聽話在偷你們的茶葉。」他能在發心作惡之時檢點自己的行為並立即對治,也是很了不起的,我們也要恆時注意自己的行為。平常觀心應謹慎 菩薩與凡夫的其中一個區別就在於菩薩觀自心而凡夫不觀自心。修行人觀心很重要,無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論》中也教誡我們“調伏自心即是吾忠告。我們應該時時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是惡則斷之,是善則令其增長,這個教言十分重要,應該背下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來衡量檢點自己。 6、恆需隱秘有三種:隱秘自己之功德,隱秘他人之過失,隱秘未來之計劃。我們時時刻刻中應該保密的有三種:隱秘自己之功德 若按佛教的教規,自己即便具足很多功德,如嚴持淨戒、具足智慧、具足禪定等諸多不可思議的功德,也都不能在別人面前宣說,必須保密。若自己宣說自己功德,多半是五毒中我慢的顯現,且別人不一定對你生信心,反而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真正具有的一些功德也會因此而減滅,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宣說自己的功德。但現在末法時代的人們往往喜歡吹噓自己已證悟了、已具足了功德、自己有神通、自己是活佛等,借以實現自己的貪慾。不過法王如意寶也這樣講過:「有些真正的高僧大德為了攝受弟子,斷除弟子的某些邪見,偶爾會說一些自己的功德,如我的內證境界是什麼什麼等」。但智者更多的是常常觀察自己的過失。正如《格言寶藏論》所說:「聖士觀察自過失,劣者觀察他過失,孔雀觀察自身體,鴟鴞給人起惡兆。」隱秘他人之過失 我們平時不要說別人的過失,因為我們是凡夫,自相續具足不清淨的禮服顯現,很多時候看別人不順眼,總是覺得自己好,就如同藏人俗語說經常看到別人臉上的蟲子而看不到自己臉上的氂牛,這隻能說明自己修行不好。很多大德都這麼說過:佛所見全是佛,菩薩所見者全是菩薩,凡夫所見者全是凡夫。我們學院有一位堪布,他不管看到別人做什麼壞事,總是說:「不要說不要說,這可能是有密意的,我們不要看他的過失。」因為有時候我們並不太了解別人,一件事情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說別人過失對自己無利,在比丘戒與菩薩戒上都有詳細的戒相,在《佛子行三十七頌》中也這麼說:「以惑宣說佛子過,則彼減滅自功德,故入大乘士之過,不宣說是佛子行。」我們修行人不要像世間人一樣,總歡喜把自己吹得很高,把別人貶低得一無是處,往往很多大德在未開始弘法前總是做最低下的事情,默默無聞地潛修,所以,一般凡夫人從表面上根本看不出別人內證和功德。常讚自己之功德,別人是不會對你恭敬的。你所誹謗的是不是諸佛菩薩的化現很難說,因為,很多菩薩是以賤女、妓女、獵人的形像來渡化眾生的,所以我們平時應觀清淨心。世間有一句名言:說別人的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所以,無論從自身或利他的哪一方面來說,隱秘別人的過失都是很必要的。隱秘未來之計劃 對自己未來的計劃想法一定要保密,不要把未來的計劃、有時甚至是一個妄想,什麼建寺院、收徒弟、傳法等去隨便跟別人說,常言道:天機不可泄露。一般來說,真的計劃在還沒實現之前,說出來會產生違緣,故不宜泄露。而且我們修行人,對修法有個計劃還可以,對世間法不能過多計劃,因為,世間的一切本體都是無常,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的上師法王如意寶也是這樣,凡事情沒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把握時,是不說的。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大德先賢們的所作所為,隱秘未來之計劃。7、不可宣說有三種:不宣偶爾出離心,不宣自己狡詐行,不宣自己之善行。這裡講了不應宣說的有三種:不宣偶爾出離心 因為,一個人的出離心若不是建立在正知正見上,那就只是一個凡夫剎那易變的心念。尤其在平時遇到逆境違緣時所生的出離心,是非常不穩固的。有時剛見到一位上師,馬上激動得眼淚都流出來了,想要出家,但還沒過幾天就又後悔了——凡夫的心就是這樣。大成就者更登秋培在印度時,曾跑到外道經堂的天尊像前,祈禱加持自己發起出離心,慢慢地看著外道天尊像時眼淚就流出來了,所以更登秋培說凡夫人的心太不可靠了。以前的藏地大德也這麼講過:偶爾的出離心如晨曦之露珠。不宣自己狡詐行 有兩種解釋:一是在別人面前要以誠實忠厚來對人對事,不能像世間人那樣狡詐,整天以欺騙維生,然後還洋洋自得,四處誇揚自己的醜事;另一種是自己本來是個老實人,但把偶爾的一些錯事跟別人老老實實地說了,但這類事情往往說不清楚,別人往往據此斷定你很不可靠,這樣,引起別人的誤解,對自己沒有利益。不宣自己之善行 不要對別人宣說自己的善行:拜了多少部經,在哪個靜處修行了多久,念了多少咒等等。這樣很容易毀滅這些善根的功德。毀滅善根的功德有四種:一為宣說自己的善行;二為以邪願回向;三為未能回向菩提;四為事後生悔心。但有些大德為了弟子們更加精進,在適當的時候也要宣說自己的一些善行,這是一種攝受的方便。8、不可去處有三種:怨仇爭處不可去,眾人聚處不可去,玩樂之處不可去。凡修學佛法者,身必須處於適宜的環境中,不能去那些對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則,將有損於自己的功德。那麼,哪些地方不可去呢?總括說來有三種,是怨仇爭處,眾人聚處和玩樂之處。怨仇爭處不可去 對於怨仇爭鬥的地方不要去圍觀,因為我們初學者沒有調解的能力,圍觀時不但會生起嗔心,而且還會被牽連進去,對自他都沒益處,所以看到這類場面後,在內心中祈禱上師三寶,但願他們化解怨仇,而不要去參與。平時生活中,對自己有誤解或不好看法的人盡量敬而遠之,以免彼此增加不必要的誤解和矛盾。眾人聚處不可去 這裡的眾人聚處是指沒有正知正見憒鬧的大都市,並非眾多道友一起精進地聞思修行的地方。對於一個修行者來說應該在適合的地方,通過聞思得到正見,再在無有憒鬧的寂靜處穩固自己的見解,及依見解而修持,《月燈經》、《彌勒請問經》多讚嘆寂靜處有諸多功德。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所講的六種過失,其中的賭博、喧雜境就是眾人聚處。平時也不要經常去大城市等繁華之地,以免自己生起和增長貪心、嗔心、痴心,所以,除了成就後去弘法利生外,應盡量避免去眾人聚集的地方。玩樂之處不可去 玩樂之處是指諸如去打麻將、下棋、跳舞、看錄相等遊玩的地方,這些地方只會助長貪嗔痴,不會增上智慧,世間上那些有修養的人也不會去的。以前密勒日巴尊者背著他僅有的一袋蕁麻與一口土鍋趕路,途中土鍋打爛了,正巧被幾個去參加集會的姑娘看見,她們說:「我們今天開法會時,應發願生生世世不要像他那樣可憐。」同時,密勒日巴尊者也默默發願:「願我生生世世不要像幾位姑娘那樣可憐,沒有正知正見。」沒有正知正見的愚痴眾生都執持顛倒之見,把無聊地消磨時光作為一種快樂。一些修行人以前世間習氣重,現在也應該好好地觀察自己的不良習氣,頓時捨掉。這些教言看似容易,做起來卻不易,故我們應當努力。9、不宜宣說有三種:無信者前不說法,未問不說自經歷,不說不符實際語。「不宜宣說」 全知麥彭仁波切曾在《國王教言》的語言品中講:「說話時必須要有因時間、地點、人物的不同而該說不該說的界限,否則,不該說而說成了瘋子一樣,該說而不說成了啞巴一樣,如果這樣,要麼事情辦不成,要麼生很多過失。」這裡明確地闡述了說話必須適度。在此華智仁波切說不宜宣說有三種。無信者前不說法 就西裝外套是對沒有信心的人不宣講佛法。因為若具信心,則上師所講之法乃至一字一句,猶如食鹽溶於清水一樣,能很好地受用,像靈丹妙藥一樣,會調伏自相續中的很多煩惱,非常非常地不可思議!尤其當對法和對傳法上師具足信心時,即便是一個表面上非常非常平常淺顯的經典或修法都會覺得內外密意極深。「信為道源功德母」如果一個人對佛法常常具足信心,他就會具足精進、忍辱、聞思等等很多功德,而五道十地的一切成就都來源於信心,這在《淨土五經》、《淨土教言》中都有詳細的說明。反之,對無信者前說法會有很多相反的作用,如對密宗沒信心的人前宣說密法,對大乘沒信心的人前宣說大乘法等等,對方會因接受不了而生邪見或退失信心,在《華嚴經》中有類似的公案,菩薩戒中在這方面也有戒條。所以,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講「佛法大海唯信能入」,《白蓮花經》中說「沒信心的人像焦芽敗種」等等。若上師對弟子傳法,若弟子沒有信心,即使聽了法,法也入不了心;法不入心,如病不服藥,永遠不能斷除無明煩惱。在《百業經》中也可以看出無論是世尊還是羅漢調化眾生時都是先觀察因緣是否成熟,所調對象能否生信,這就自然而然顯露出了這條規律。未問不說自經歷 別人沒問你的經歷時,你不要主動自我介紹,以防自吹自擂之譏嫌。尤其是密宗弟子,對別人偏要炫耀自己灌了什麼什麼頂,有什麼什麼甚深的見解,親近過多少位上師等等學佛的經歷,一邊講一邊自以為了不起的,殊不知這樣密乘戒已經犯的差不多了。不說不符實際語 就是說話要老老實實,不要誇大,也不要縮小。說話之前要對自己的語言作一觀察:這樣說會不會騙上師?會不會騙眾生?是否符合實際?否則,稍微有辯別能力的人,見你說的沒有可靠性,失去了信任感,之後即使你再把三藏十二部的精華都說出來,他也再不會相信你了,你自己就談不上去度化別人了。總而言之,我們應該學會善巧地使用語言,接引初學佛者。除了選擇對象,應機而發,諦實而言外,我們還應在交流引導中學會《華嚴經》中所說的恆順眾生,比如先從對方的愛好一點點談,再引導他從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體悟出因果不虛、輪迴痛苦等等一些道理,這樣他就容易對佛法產生出深切的信心。華智仁波切的這個教言是自利利他的甚深竅訣,如果能銘記於心中,用於行動,將對自他利益無量。10、不該之事有三種:友前不該有喜怒,承諾不該有變動,行事不該有表裡。這是華智仁波切教我們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身語意所不應該作的,也是有關人格方面的教言。友前不該有喜怒 友包括親戚朋友與修行道友,在他們的面前不能喜怒無常,要有一個穩定的情緒。對於在座的人來說,前世我們已經結了不同程度的善緣,才能有今生的相聚,並能共同聞思修法;今生又共同發了無上的菩提心,共同發願往生極樂剎土,來世我們肯定還是很密切的道友。當我們大家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中相遇,應該以歡喜心珍惜我們之間的法緣。對待金剛道友,自己的心不要像夏天的天氣,說變就變,一會是睛空萬里,一會是烏雲密佈,這樣,彼此在一起相處或做事情就很不方便。作為一個修行者,為人處事不能象一般的世間人一樣,而要有一個穩定溫和的態度。應如《格言寶藏論》中所說「不因稱譽而興喜,不因漫罵而憂傷,善持己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不過,對上師的喜怒我們應該明白是調伏弟子所顯現的方便。另外,對於病人,尤其是心臟病者的喜怒哀樂我們要給予足夠的寬容與諒解。 承諾不應有變動 就是已經應承許諾別人的事情,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和違緣,也不應該改變。龍樹菩薩曾說過:智者的承諾,縱遇命難也不變。智者的話如刻在石頭上的字,任憑風吹雨打,它都不會輕易變動的。智者的承諾也不是信口答應,而是在此之前,進行仔細的觀察,之後,一旦答應了,怎麼樣都不會變的。以前的聖賢們是這樣做的,也是以這個標準來觀察一個人是否是可信的。行事不該有表裡 就是我們做什麼事情不應該表面一套背後一套,要表裡一致。修行人不要像社會上人一樣狡猾,領導在時討好,領導不在做很多不如法的行為。修行人要老老實實的,不管別人知不知道,自己所作的一切善惡要深信在因果上是不虛的,只要自己人前人後都一樣盡力去做了,久而久之,別人自然會知道自己是真實為人做事,不管對眾生也好,對道友也好,對上師也好,都要以誠相待,表裡一致。以後的弘法者,應該十分重視這三點,弘法要具足福德因緣智慧多方面的功德,並不只是有一點證悟就足夠了。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人格,給人一種穩重、坦誠、實在的可靠感,別人信服後,再宣講佛法,別人才會相信。歷代傳承上師也都認為人格是修習佛法的根本。這在《二規教言論》、《格言寶藏論》及上師如意寶的教言也有諸多宣講。我們應平時多翻閱,用言教時時來衡量和觀察自己,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上三方面若每個人都盡量自我要求去做,那麼,每個人都會成為一個合格的修行人,僧團也自然會清淨和合。希望具有這些功德者能令其增長,未具有者則令盡量生起。           延續閱讀:寧瑪巴 ~圓覺要義「修密基本問答」 禮 讚 若不往昔修福慧 於此正法不能聞 已曾供養諸如來  則能歡喜信此事 惡驕懈怠及邪見 難信如來微妙法 譬如盲人恆處闇  不能開導於他路 唯曾於佛植眾善  救世之行方能修 聞已受持及書寫  讀頌讚演並供養 如是一心求淨方 決定往生極樂國 假使大火滿三千  乘佛威德悉能ARMANI

ap06apwe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難問佛,如果人命終後被送到山野墳墓埋葬,該人的精魂是否在墳墓中呢?轉貼           阿難問佛,如果人命終後被送到山野墳墓埋葬,該人的精魂是否在墳墓中呢?    佛說有些在墳墓,有些不在墳墓。    如果該人死前,沒種善根不識三寶,但也沒有造惡,無善受福也沒有惡需要受報。而且死後沒有善知識、眷屬等為他修福,該人的精魂沒有地方可去,故還在墳墓中酒店經紀。    如果該人在世時,修了很多福德,可能生天上受福,或投生人間富貴之家。如果該人死前殺生祈禱祭祀,信奉邪法諂偽欺人,則會墮在餓鬼、畜生或地獄道中。這兩種情況,精魂就不在墳墓中了。    如果在墳墓中的,又分幾種情況,其中一種是「五穀之精」(精怪鬼神),在它的屍骨未朽爛之前,還有微靈,如果屍骨完全糜爛,這個靈就滅了沒有氣勢可言,就 不能再作惡或作福了。屍骨如果未朽爛,靈未滅之前,這種「酒店經紀精怪鬼神」既無天福可受又無地獄可攝,就在世間來來去去,在村落等處遊蕩,會做種種怪異煽動人 心,有些世間的邪師就把它當做神來供養,希望能得到護佑或者長生不老,就做種種殺生來祭祀。那麼這種邪師死後要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無有出期,不可不慎!(上述翻譯的概要僅供參考,阿彌陀佛)以下摘自《佛說大灌頂神咒經》======  阿難又問佛言。若人命終送著山野造立墳塔。是人精魂在中與不?  佛言阿難是人精魂亦在亦不在。阿酒店經紀難又問云何亦在亦不在。  佛言阿難其魂在者。若人生時不種善根。不識三寶而不為惡。無善受福無惡受殃。無善知識為其修福。是以精魂在冢塔中未有去處。是故言在。  阿難又言不在云何。佛言阿難魂不在者。或其前生在世之時。大修福德精勤行道。或生天上三十三天在中受福。或生人間豪姓之家。封受自然隨意所生。又言不在或其前生在世之時。殺生禱祀不信真正。邪命自活諂偽欺人。墮在餓鬼畜生之中。備受眾苦經歷地獄。故言不在冢塔中酒店打工也。

ap06apwe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煞落網 討債棒「限打頭」刑事警察局偵七隊和苗栗、新竹刑警大隊共同偵破一個多達廿六人的暴力討債、販毒集團,該集團自封竹聯幫「義福堂」,提供毒品長期吸收苗栗一帶國、高職學生入幫,警方在聚集場所起出廿餘支棍棒、刀槍和寫有「限打頭」字眼的角鐵,手段暴力凶殘。  寫有「限打頭」字眼的角鐵(黎薇攝) 縣警局刑事警察大隊調查,該集團以綽號「21世紀房屋仲介釘哥」的賴國汀(卅四歲)為首腦,三年前在銅鑼鄉中正路上的「新合茶莊」作為聚集場所,在各地放款收取高額利息,還不時以暴力相向,民國九十九年間遭苗栗地檢署查緝瓦解。半年前該集團死灰復燃,賴國汀率幫眾四處壯大聲勢,遇到看不順眼的人便召集成員以棍棒圍毆,造成無辜的被害人頭破血流,每次打架鬧事後,「釘哥」還會帶幫眾去唱歌喝酒慶功。今年一找房子月底,該集團組成舞龍隊參加苗栗火旁龍比賽,因不滿裁判評分不公,持角鐵等利器在現場叫囂,讓評審心生畏懼。廿二日上午警方兵分多路,持搜索票和拘票將賴國汀等廿六人傳喚到案,赫見四名國中生和兩名高職生,集團提供K它命吸食,並唆使在校成員將毒品帶入校園販賣。每次集會前成員需高喊口令「釘哥好,釘哥棒,釘哥呱呱叫」,對於退幫者則威脅「殺死全土地買賣家」、「性侵家人」,行徑囂張。這群平均廿餘歲的集團成員在角鐵上寫「限打頭」、「頭過身就過」等字樣壯膽,警方將依組織犯罪、恐嚇、槍炮和傷害罪嫌將廿六人移送苗栗地檢署偵辦,並持續追蹤,釐清毒品來源和受害人數。v6e7sdjo

ap06apwe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時代的重要思維---專業分工很多客戶找晨晰,想了解晨晰的服務和其他單位有什麼不同,我想最大的不同在於晨晰強調的專業分工的基本理念。專業分工的理念晨晰不僅對外強烈訴求,對內也是如此,公司內部適合的人做適合的事情,不會讓每個人都雜事一大堆,畢竟最大的效益來自於每個人都發揮最大的能量,魚在水中游,鳥在天上飛,這樣才是最適合的狀態。未來的時代高度競爭,專業分工也越顯重要,設計裝潢讀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分工可以增加經濟效益,某甲與某乙會做餅乾也會做麵包,但某甲在麵包上學有專精,某乙則對做餅乾更有心得,如果兩人都只做自己專長的項目然後互相交換,以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兩個人獲得的利益將會是最大的。因此選擇一兩樣事情專精專注的做,才是王道。在電腦與資訊光速飛馳的今天,所有人要面臨的環境反而是越發困難的,因為所要面臨的難題變廣了。我們假設有一位讀室內帛琉設計的研究生想發表一篇相關的論文,他發現室內設計有好多專業要了解,要懂美學,設計原理,家具材質...甚至還要學一套電腦繪圖軟體,請問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哪一種能力是核心呢?一定不會是繪圖軟體的精熟,很會用繪圖軟體,充其量不過是畫的好看,是一種工匠的水準,但是設計原理跟美學如果能高人一等,他的論文才會真正的有水準,有智慧的人應該會清楚在專業分工中自己應該扮演什麼位置,當鋪才會有最佳的效益。專業分工表示雙方都有某些專業,顧客來找晨晰合作,自己一定要對自己研究的領域了解,如果客戶這方面不清楚,晨晰能給的輔助就實在有限。只要顧客在研究領域上很能發揮,只是欠缺統計與研究方法的臨門一腳,交給我們,晨晰一定讓您射門得分!!

ap06apwe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經精華摘錄《426》佛經精華摘錄《426》 《優婆塞戒經》 ◎先澎湖魚自除惡,後教人除;若自不除,能教他除,無有是理。是故,菩薩酒店經紀先應自施,自持戒,知足,勤行,精進,然後化人。  
酒店經紀

ap06apwe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真的還在以為公司大、經營久就不會倒或破產嗎?美新成屋國第四大投資銀行,經營158年雷曼兄弟證券破產,連房屋買賣同影響美林及南山母公司AIG美國國際集團世事難料,找房子看任何人、事、物是否該有新思維了呢?雷曼美林不支土地買賣垮台 華爾街版圖重新洗牌中央社 (2008-09-16 酒店經紀07:10)

ap06apwe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